关于开展第五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通知

发布时间:2022.11.11 11:16

各相关学院:

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、科学精神教育,培养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,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(由西南交通大学、坚永公司于2018年启动共建,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面向西部地区和湖北武汉共34所“双一流”高校设立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。现将我校评选相关工作通知如下:

一、评选范围及名额

1.评选范围:我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(不包含大一新生)。

2.评选名额:按学科相近原则依据相关学院参评学生基数划分,奖助学金推荐参评名额见附件1。

二、奖助项目

1.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共评选12人,2万元/人。

2.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共评选12人,1万元/人。

三、申请基本条件

1.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遵纪守法、爱国爱校、尊敬老师、团结同学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获师生好评。

2.热爱科技创新,熟悉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,须撰写一篇关于学习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崇尚科学、追求真理、艰苦奋斗、家国天下等事迹、精神的原创文章。文章应着重突出学习心得、感悟,而非单纯讲述科学家事迹(字数不少于2500字,参考素材及范文请关注“立德树人中心”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)。

3.学习勤奋,品学兼优,其中奖学金要求2021-2022学年综合成绩排名居本专业前20%及以内;助学金要求通过2021-2022学年家庭经济困难认定,2021-2022学年综合成绩排名居本专业前30%及以内。

4.根据评审有关要求,本年度已申请了卓越奖学金、其他专项(社会类)奖助学金学生不可申请参评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。

5.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只能申请奖、助学金其中一项。

四、评审程序

(一)学生申请:11月11-11月15日

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以下申请材料:

1.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/助学金申请表》(附件2/附件3)纸质版和电子版(Word版),其中纸质版一式两份,正反面打印,勿调整表格大小,不得加页,手写签名。

2.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学习心得文章。纸质版和电子版(Word版)各一份。

3.学习心得文章的文本复制检测报告。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。

学生可通过https://cx.cnki.net/main.html#/login链接进入中国知网注册个人会员进行查重,所提交心得文章除去引用文献复制比不得超过25%,超过则取消评选资格。

4.相关学院要求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。

(二)学院初评:11月16日-11月21日

1.各相关学院审核学生申请材料,并根据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分计算规则及考试范围》(附件4)组织基础分评定(基础分总分40分)。牵头学院(见附件1)负责组织学科相近学院组成评审小组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、综合成绩、在校表现、思想品德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审,按照不超过推荐名额确定推荐候选学生名单并在相关学院公示3天。

2.公示无异议后,各学院将推荐候选人的申请材料与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推荐学生情况汇总表》(附件5)纸质版与电子版同步报送至学生发展与评估办公室。

(三)学校评审:11月22-11月25日

1.学校对申请材料进行复核,组织笔试。(笔试总分20分,时间地点另行通知,笔试范围可参考附件4)

2.学校根据基础分和笔试分总和排序各取奖、助学金前15名进入面试。(面试总分40分,时间地点另行通知,面试范围可参考附件4)

3.面试结束后,学校根据综合成绩(含基础分、笔试分、面试分)排序确定获奖、助学金名单,在全校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,无异后向中心报送学校候选人信息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(一)规范申请程序。学院要按照通知要求,对照评审条件,公平、公正、公开开展评选工作,规范评审程序。

(二)加强评审环节。各学院要严格审核申报学生信息和申请材料。杜绝学术不端、抄袭等现象的发生。如有个人材料弄虚作假,心得文章涉嫌剽窃、抄袭、套用他人成果或请人代笔的行为,一经发现,取消评奖资格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。

(三)其他评审事项材料中涉及到的各项排名均需填写综合测评成绩排名、专业名称均需填写全称。各学院推荐候选人申请审批表签名须为手写签名,同时加盖学院行政公章。

 

附件:

1.第五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推荐名额分配方案

2.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申请表

3.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申请表

4.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分计算规则及考试范围

5.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推荐学生情况汇总表

 

学生工作部(处)

2022年11月11